环渤海动力煤价连涨四周 下游需求持续回暖
在冬储补库需求持续释放,港口库存中低水平徘徊,船舶压港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下,素有煤炭市场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出现连续第四周上涨。
11月5日下午,海运煤炭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报收545元/吨,较上期上涨8元/吨,周环比上涨1.49%。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季节性需求回升,动力煤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但供过于求的局面无法短期内得到改善,长期前景仍不容乐观。
两年来最大涨幅
在本轮动力煤价格反弹之前,动力煤现货市场曾持续阴跌行情长达一年之久。
回溯本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反弹,开始于10月16日,当时每吨周涨幅1元,随后的三周时间里又分别每周上涨2元、4元到本周的8元,涨幅呈现扩大之势。
数据显示,本期环渤海各港口5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有4个港口的交易价格比前一报告期每吨上涨5至15元;而发热量在5000大卡的低热值动力煤价格涨幅更大,其中,秦皇岛港每吨大涨20元,其他港口上涨10至15元。
从环渤海各个港口交易价格的统计结果来看,本期各港口各规格动力煤的报价中,有8成的煤种价格上涨;剩下2成持平,没有价格下降的品种。
记者发现, 涨幅8元/吨,是自2011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涨幅继续放大,主要是得益于宏观经济转好。”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三季度GDP增速7.7%,高于上半年水平,各项宏观数据持续向好,表明我国经济逐步回暖。同时,截至2013年10月,中采联PMI指数连续13个月处于荣枯分水岭上方,汇丰PMI指数恢复至50.9,表明我国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恢复,电力需求逐步增强。
下游需求持续回暖
采访时,有分析师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上涨是在大秦线检修已经结束的情况下,显示出动力煤下游需求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今年下半年以来水电来水整体偏枯,导致水电出力下降,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大幅上升,耗煤量也水涨船高。10月份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达到62.8万吨,相比去年同期上升14.9%。同时,水泥旺季量价齐升,南方多地水泥价格接连创出近两年新高,显示基建、房地产等对水泥的需求旺盛,而水泥生产的主要燃料就是动力煤。
同时,记者注意到,港口周转效率提高使得库存增长缓慢,也反映了需求环境的改善。数据显示,11月6日秦皇岛港库存565.26万吨,较前周上升4.9%;京唐港库存100万吨,广州港库存246.2万吨,分别较前周下降9.8%、0.45%。因畅销煤种供给偏紧,北方港口船等货现象严重,目前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压港时间普遍在5—10天,个别港口甚至超过10天。
“进入11月份,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取暖用电需求将继续增加,再加上经济逐步回升,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随着发电耗煤量不断增加,国际煤价持续上涨,短期内下游用煤企业动力煤采购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睿能咨询首席咨询顾问李廷说。
不过,南华期货分析师冯晓表示,整个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能否扭转产能过剩这一局面成为煤炭行业未来复苏的关键。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