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能耗大污染重成我国医药外贸发展首要掣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2013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趋严峻,受各种因素叠加冲击,上半年我国医药出口增速维持于7%。而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有望在下半年有所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望好于上半年。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深度调整仍在持续,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弱势复苏局面,潜在风险不容低估。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国医药外贸将进入相对较长的复杂时期。

 

  全年进出口将小幅增长

 

  从中长期看,我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地位不会改变。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加工能力,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据医保商会介绍,在这种预期下,我国医药外贸有望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复杂时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会增加。

 

  医保商会副会长许铭表示,我国原料药对欧盟出口在今年3季度将挺过最艰难的时期;特色原料药、西药制剂、诊疗设备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欧美市场需求尚难以有明显改观,新兴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预计2013年全年我国医药进出口将实现同比小幅增长。

 

  进口步入增长期

 

  记者了解到,我国医药进口在经历了2011年的井喷式增长之后,在近两年增速进入相对平稳增长的轨道。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口额为18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01%。其中,原料药进口受外资配套带动,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转移到中国,增速继续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增幅为4.66%,比重为20.76%,下降2.1个百分点。上半年西药制剂进口占比29.28%,同比增长10.99%;诊疗设备进口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罗氏、雅培等跨国药企生物医药进口16.4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由此判断,跨国药企正加大在中国生物医药及诊断试剂方面的投入。

 

  形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正是国际市场的各种不利因素,倒逼我国医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我国医药外贸企业转型是必然的,要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从产品出口转向价值链再造。

 

  据悉,中国医药企业正处于关系建立-关系延伸的初级阶段,但面临巨大的后发机遇:一是网络的扩散性导致知识与能力在各个节点的转移;二是价值链的延长迫使跨国企业供应商不断提高竞争力;三是核心成员成为我国企业高端学习的主要对象;四是国际一流科研成果对我国转移的进程明显加快。

 

  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面临诸多机遇:医改方案、“十二五”规划、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产业促进政策的出台,这些都为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期;另外,国际医药分工转移有望使中国拥有更多发展优势;国际市场的无限商机将促使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将国际优势资源为我所用;非洲、俄罗斯、拉美等新兴市场焕发出巨大的市场潜能。

 

  当然,这期间医药产业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国内外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研发基础薄弱,产学研贸彼此割裂,产业结构升级任务紧迫;能耗大、污染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性形成威胁;普遍缺乏国际化运作的实战经验;医改进程遭遇阻力将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面临来自印度等国的直接竞争。

 

  对此,医保商会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政策的统筹,做到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统筹;产业政策与医改政策的统筹;“走出去”与“引进来”促进政策的统筹;援外政策与“走出去”政策的统筹。

 

来源:国际商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