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京V标准实施,自主品牌车企面临技术尴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中国车企缺乏尾气处理方面的研发经验

 

  国IV车正式退出北京舞台了。

 

  从3月1日起,北京将在全国率先执行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京V标准,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轻型汽油车,这意味着当前在售的国IV车在3月1日之后禁止在北京销售。

 

  据悉,与现行的“国四”标准相比,“国五”标准将更为严格,对氧化物排放加严25%至28%,颗粒物排放加严82%,并大幅削减了新车排放量,此标准与欧洲正在实施的“欧五”标准相当。

 

  众所周知,北京市区的空气质量近年来不断恶化,更是造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民众出行与健康,对于城市发展极为不利。然而,尾气排放是北京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以及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光化学烟雾,极易引发人体中毒。因此,以排放标准限制尾气排放是必要举措。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京V标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将大幅下降,不过,对于车企在技术研发、改造升级方面将面临一个不小的挑战。”他表示,由于京V标准的实施,经销商于日前展开清仓促销行动,意图将不达标的车型脱手。京V正式实施后将促使车企加快研制步伐,同时将不达标车型转移至其他城市销售。

 

  有报道称,截至今年1月,北京市场2000余款在售车型中,已达到京V排放标准的车型有1400余款。其中,主流车企的车型基本全部被包含在其中。据悉,目前北京80%的合资品牌车型都已达到京V排放标准,而自主品牌的车型中,符合京V排放标准的车型只有不到30%。

 

  那么,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为何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标准对于所有的车型、企业都是公平的,但是不同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的车企,却有着不同的境遇。对于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尴尬状况,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说,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意外,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品牌缺乏发动机电喷领域的核心研发能力。

 

  李宇恒也表示,合资品牌多来自欧美国家及日本,而我国排放标准也是参考欧美及日本的标准进行制定,合资品牌车型通过标准的比例较大不足为奇。尾气低排放的技术要求较高,欧美及日本的车企在此方面成果颇丰,我国车企历来走低端路线,缺乏尾气处理方面的研发经验。因此,自主品牌车型通过率较低也属“正常”。

 

  由此可见,京V标准的实施将是自主品牌自北京实施限购政策以来在京城遭遇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日前,又有消息指出,北京市正在制定第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相应方案,虽然参照国际哪种标准,仍在研究论证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京VI排放标准将在2016年实施。

 

  “引进外资这么多年,花钱能买到的基本都已经到手了,而没到手的,花钱也很难买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董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终自主品牌的发展要靠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及研发队伍的培养。

 

  “除了自主研发、以技术说话,自主品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李宇恒指出,京VI标准极有可能选择欧洲标准或美国标准作为雏形,国内自主品牌的企业以欧美标准为参照进行相关研发是当务之急。届时,自主品牌放弃部分北京市场转战其他城市也可缓解部分压力。(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