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兼并重组浪潮来临,医药行业开启大药企时代
8月底,在成都举办的“2013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关于中国医药行业格局正从“小药企时代走向大药企时代”的讨论,十分热烈。
“4年前,A股医药上市公司总市值5500亿元,现在这一数据已达1.39万亿元。行业兼并重组浪潮已来临,医药行业格局正从小药企时代走向大药企时代。”原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开门见山。
综观当前医药行业形势,生产研发成本上涨、行业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因素制约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而同时,中国已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新形势下药企整合重组是必然趋势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抛出的一组数据,让现场变得严肃起来。他指出,中国制药企业前十强市场份额占比为15.2%,美国制药前十强该指标为52.3%。产业集中度过低、行业竞争力偏弱是目前全国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辉瑞以600亿美元并购法玛西亚成为全球制药领袖。2004年,仅有30年历史的赛诺菲通过并购安万特一举成为欧洲制药界冠军。2009年和2011年,罗氏分别以468亿美元、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基因泰克和健赞,成为全球制药界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领头企业。
“并购整合可降低经营成本和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有效熨平商业周期性波动和规避单一经营的风险,提高企业甚至行业的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
从相关部门提供的2012年的国内数据来看,江苏全省700多户医药企业工业总产值2600多亿元,平均每户产值3亿余元,四川360余户医药企业全年总产值900多亿元,平均每户产值2亿余元。
“整体来说,中国医药行业企业在新形势下兼并重组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四川医药企业集中度还较落后,相对不少沿海发达省份,因此并购整合的需求会更大。”九鼎投资公司合伙人吴清功分析称。
有资本实力的企业将主导并购
“宏观形势影响、新版GMP的实施已使我省医药企业卷入并购整合的浪潮中。”四川省医药行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四川省医药企业并购整合处于高峰期,预计此波行情还将延续到明年。”
在并购浪潮来袭背景下,显然那些有资本、有实力的公司会占主导地位、会抢得先机。和君咨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来看,上市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实现并购,比非上市企业更有优势。拥有好产品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此,医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持不同看法认为,目前,不少低端药品供大于求,而高技术含量、疗效好的产品供不应求。这类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产能更有优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四川省的科伦药业、科创集团等近20家有资本、有技术的企业,有望在并购重组浪潮中占主导地位。而不少规模小,水平低、产能重复的企业,将在并购重组浪潮中被淘汰。
并购潮将至药企准备好了吗
针对并购话题,四川的几家医药企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表示,之前曾与几家企业谈合作,但都没成功,今后可能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以适应新形势。
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公司有200多名员工,拥有70多个药品批文,品牌和技术力量也不错,但总是“嫁不出去”。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司不少产品与并购公司的产品雷同,没有亮点。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同质化扩大规模,很容易造成产品雷同,竞争力下降。
而重组浪潮来临,有实力却没有并购打算的企业也不乏少数,汇利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并购能壮大企业规模,完善产品和区域布局,获得技术力量、人才和市场资源,但企业要花费的并购成本不是小数目,要慎重。”汇利集团董事长沈山表示。“企业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盲目投资,否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在并购企业时候,首先要看被并购企业能否与自身形成产品、技术上的互补。”
显然,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中小企业要在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亮点,才能在并购浪潮过程中获得大集团、大企业的注意,在医药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活。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要有清晰的战略,才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并购,同时还要注意并购之后企业的文化管理。(张文)
来源:中国工业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