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严格严格管理中药配方颗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严格管理中药配方颗粒、即“免煎中药”的试点研究工作,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自行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通知引发股市投资者的关注,对于A股三家涉及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公司来说,会带来什么影响?来看记者调查报道。
红日药业:新增产能正申请GMP 中报将披露新规影响
目前国内拥有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生产资质的公司一共只有六家,其中三家相关上市公司:北京康仁堂,是创业板红日药业的子公司,天江药业是沪市主板上海家化的参股公司,此外,深市主板的华润三九也在生产中药配方颗粒。这里面,配方颗粒占公司营收比例最大的,是红日药业。2012年,红日药业旗下北京康仁堂的中药颗粒实现营收4.98亿元,占整个红日药业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达到40%。此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禁止省级单位批准生产”通知,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红日药业证券事务代表商晓梅在接受全景网采访时表示,旗下子公司康仁堂正在研究食药总局下发的这份通知,目前还没有结论。公司方面表示,在8月8日披露的中报里将对这个新的政策动向有所解读。当下,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正在照常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现有产能,红日药业还在进一步加码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截至到目前,红日药业旗下中药颗粒年产能是100多吨,而根据公司5月27日发布的公告,子公司北京康仁堂的年产300吨中药颗粒项目已经完工,预计8月可以取得GMP认证,届时将投入生产。这意味着,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的产能将增长2倍多。公司方面表示,食品药物监督总局下发的通知,不会影响康仁堂新增产能的投产。
记者查阅红日药业2012年年报,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营收同比2011年增长85.69%,毛利率达74.39%。
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增长快于其它业务
除了红日药业,A股公司涉及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还有华润三九和上海家化,但是从公开信息看,这两家公司主营业务里面,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所占的比例远比红日药业要小。
华润三九现代中药也是6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之一,中药配方颗粒占总营收的比例大约为15%。有跟踪华润三九的行业分析师认为,虽然比重还不大,但中药配方颗粒已经成为公司主要增长点之一。根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2012年,华润三九包括中药配方颗粒在内的中药处方药同比增长40%左右,而非处方药业务增长只有16%。无独有偶,和红日药业一样,华润三九也在积极扩张自己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2012年底新建产能投产后,总产能将从年产300吨增长至600吨。
投资者关心的是,现在食药总局收紧生产审批权,会对华润三九的中药颗粒业务带来什么影响?新建产能能否如期进行?全景网记者将问题提交给华润三九董秘周辉,但截至7月9日晚发稿,记者没有得到回复。
上海家化:参股中药配方颗粒公司 贡献16%净利润
另一家涉及中药配方颗粒的是上海家化,其持有24.84%股权的江阴天江药业也拥有国家试点企业资质,2012年,江阴天江的中药配方颗粒营收18.92亿元,净利润4.11亿,为上海家化贡献了1亿元的投资收益,占上海家化净利润的16%。针对这次食药总局下发的通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询问公司如何看待,公司证券部人士回应称,还未仔细阅读过该通知,不过从字面大意上看,收紧生产审批,对已经拥有国家试生产资质的药企来说,应该是利好,因为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吉林敖东:相关产品仍在研发 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已经拥有试国家生产资质的公司对前景乐观,而此前获得省级试点资质的企业就要面临不确定性了。吉林敖东也拥有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生产资质,不过该资质是由吉林省药监局批准,并不属于国家试点企业。吉林敖东证券事务代表王振宇向全景网记者表示,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并没有开始生产销售,当记者问及,通知下发后,是否影响其将来的实际投产,“这个我现在就说不准了,很难说”,王振宇回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