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中国为何不敢戳破泡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编者按:范棣,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智库理事长,发表文章称,今天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外汇窘境,是经济发展体制中淤积下来的问题的外汇表现,但守住2万亿美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这个底线,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适度的偏紧的外汇管制将是未来几年国内金融政策的一个选择。

  2016年中国经济有几个最大的纠结问题,能否处理好,影响的绝非仅仅是今年,而是未来3-5年。比如,汇率和外汇储备问题、国内制造业的振兴和救亡问题、银行体系潜在的不良资产问题、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问题,等等。光靠供给侧改革的笼统提法和原则设计,解决不了现实经济中的虚肿、浮水、淤积和消化不良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胃口不好的问题。

  在所有问题中,汇率管理及其背后的外汇储备策略,这是最最纠结的,也是所有问题的风暴眼。

  人民币汇率要不要市场调节?如果需要,人民币贬值引起外汇储备下降的底线在哪里?现在是3.2万亿美元,如果按过去半年月均800亿美元的速度流失,到今年年底,外汇储备差不多就是2.4万亿。2.4万亿是什么概念?可能已经达不到国际通行的衡量一国外汇储备水平的安全警戒线。

  如果仅仅看经济个头,现在中美经济体量其实差不多,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体量还大于美国。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中国人吃亏就在这里,看问题看表面,不看里面。

  中美经济比较中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货币。美元是什么?世界货币,世界各国用来结算和支付。人民币是什么?本地货币,如果没有美元在其背后撑着,有哪个国家敢收人民币?老美是印美钞的,老中是印人民币的,你说谁占主导?那些认为人民币可以挑战美元霸权的人,不但缺乏经济常识,而且也没有政治头脑。美元不可能永远独霸世界市场,但是现在的美国经济实力依然比较健康,远未到世界各国开始不信任美国经济,开始叫板美元的阶段。本世纪也许会有这么一天,但在挑战美国和美元之前,中国先得把自己的内功练好。

  所以,现在人民币经济依然必须围绕美元经济打转,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又是基本的现实。这之间,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果真的低于2万亿,中国经济可能会面临世界级的信任问题,经济增长的“进出口”这一条腿可能会跛废。因此,人民币外汇储备的保卫战,从今年开始,就是刻不容缓。

  保卫人民币外汇储备在一定的安全储备水平之上,首先要防止和消除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只要这个市场预期存在,外汇储备就会通过各种大小渠道和漏洞流出人民币的经济体外。中国已经不是1990年之前,经济体系已经大半融入了国际体系,你不可能靠修长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要扭转人民币贬值的市场预期,大致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忽然一次贬值到位;另一种是重现资本净流入。前者取决于管理者的勇气和政策把控力,后者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拿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来说,出口乏力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而外资重回中国除非国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或者制造成本下降20%。

  出口和汇率本身就是一个东西的两方面。汇率不贬值,出口不利,出口不利,汇率就有贬值的压力。

  但是,人民币贬值真的可行吗?第一,贬值到哪个水平才有用?是1比6.8,还是7.5,抑或更高,比如8.2?第二,货币贬值会否引起更大的资本外流?这些是实质问题。此外,真正的关键问题是货币贬值引起国内资产贬值,诸如,房地产泡沫破灭、股市地震,这些会否引起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另一方面,人民币不贬值可行吗?如果不贬值,外汇储备的持续净流出可能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要保持汇率的稳定,按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定论,国内的货币政策就会受到制约。比如,在国内经济下行和放缓严重的时候,为了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信贷保持宽松是必须的,但是降准和降息都会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流动,冲击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显然是一个两难,贬值或者不贬值各有利弊。

  还有一个两难:人民币与美元单向挂钩渐行渐远,而与一揽子货币挂钩逐渐建立。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贬值的有效性打折,人民币贬值,其它货币比人民币贬的还快,比如日元和欧元,贬值的速率比人民币还快。人民币和它们挂钩还不如不挂。

  2016年,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国内信贷松紧的尺度没有基准,而外汇政策方面,人民币贬或不贬,貌似都挺难。

  历史上,很多时候最通常的治理方案就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看一步,头痛治头足痛治足。当前的汇率改革、股市、债市、产业结构调整、去库存化等等,都存在同样的治理逻辑。

  中国经济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毫不隐晦地说,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走到今天已经难以为继。过去黄金发展20年的期间里,我们错过了很多次可以调整结构、改进发展模式的机会。以为自己能跑1000米,就一定可以用同样的速度跑1万米,这不是自信,这是自大。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自大,导致了中国的纠错机制瘫痪。

  壮士断腕是一种境界,实战中有几个?中国经济体中最大的毒瘤是房地产虚高,耗尽了大半发展的资源。然而,我们真的敢刺破房地产泡沫吗?如果真的来一个去库存,全国房地产均价下降50%,银行的坏账至少会增加20%,敢不敢?我以为,当然不敢。谁当总理都不敢。

  但为什么西方经济就敢?美国上一次金融危机就敢让房地产跌落50%以上,数百家金融机构和银行破产。是美国政府明智吗?当然不是。这是市锄制主导,市场该调整就调整,政府没办法,政府没有这个责任和力量来主导市常

  但在中国,就有特殊的情况,就是政府主导经济,不是市场主导,经济出了事情,不是市场来承担,而是政府来承担。换一句话说,老百姓不是自认倒霉,而是上街找政府闹。群众一上街,政府就得管。所以,我们这里的“经济大病”就没法调整,只能往后拖,拖一届算一届。

  今天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外汇窘境,其实不是外管局那里有什么问题,而是经济发展体制中淤积下来的问题的外汇表现。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不是难,也不是很难,更不是非常难,而是不可能的难。但是,不管多难,不管什么办法,守住2万亿美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这个底线,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适度的偏紧的外汇管制将是未来几年国内金融政策的一个选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