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创25年新低 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全文):中国2015年“经济成绩单”19日对外发布: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25年来首度低于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经济结构优化改善。此外,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同期GDP增速,人口就业总体稳定。中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比2014年7.3%的增速回落了0.4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超过同期GDP增速;人口就业总体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凤英表示,6.9%的增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应该说2015年是一种内外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我们经济增长率6.9%,应该说来之不易,因为国际的经济环境非常复杂,经济增长在往下走,这是一个全球环境,尤其是国际贸易增长低于世界经济增长,这是我们过去几年都是很少见到这样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的转型,新常态的出现,所以它(6.9%的增速)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单。”
2015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继续得以优化,去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2015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分析称,这都归因于中国新的政策的落地推广,实现了经济、产业结构方面的改善,“政策和相应的鼓励性措施,比如我们推出的改革性措施,像税收方面营改增的改革发挥的作用,还有降低门槛,特别是鼓励创新创业,以及新的自贸区等新的政策的落地推广,实现了我们比较好的结构方面的改善。”
2015年中国进出口同比均有所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陈凤英分析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双频贸易出口国,就会出现在全球贸易低迷的状态下,我们出口的市场的疲软的。这是一个最大的外部环境,另一个就是价格因素,大宗商品价格这几年一直在下降,尤其是我们现在经常进口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比方说石油、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就是的我们进口的商品在量增加的同时,我们付出的钱是少的,这样就拉低我们进口商品量的下降。”
陈凤英还表示,进出口的下降也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有关,“从原来的粗放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这样(进出口)就不是大进大出了,而是必须要走优进优出,(进出口)大进大出统计数字显示就是增长,但是有优进优出的初期就是一个低迷的增长,或者是一个负增长,优进优出的结果就是一个转型的痛苦期,在这个痛苦期相对需求就是往下走,但是质量是在往上走。”
尽管处在历史结构转型期,中国经济去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在25%以上。对于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国家统计局王保安预测:“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尤其是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