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香港衰落是否受内地影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国庆黄金周过后,关于香港商业没有往年景气的新闻就频频见于报端。这类新闻非常符合大多数人的胃口,大有对香港排外除了一口恶气的感觉,因此也不断被媒体炮制出来。

   但是从已有的数据上来看,香港的商业并未出现太大的波动。特别是香港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还是不错的,本地经济上私人消费开支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而 那些报道不景气的文章多是感官化和具体化的,一般都说记者看到和引用具体某店老板的表述,其并不能整体反映出香港的经济现状。因此,要谈香港是不是因为部 分人抵制内地的原因而衰落,论据是不充足的,起码也要等到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后再谈。

  不过从近几年的香港经济走势来看,其有衰落的 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包括了连续几年的经济增速下降,零售业增长缓慢,出口下滑,和频繁陷入官方所说的“技术性衰退”。值得特别一体的是,香港的经济在 08年前后开始经历了一个转型:2002-2006年外需为主要经济动力,但在2007-2011年,内需上升为主要动力,外需则退居次要地位。2012 年内外需动力倒挂情况更加变本加厉。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内需几乎成为了带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表明香港经济正在从外向型经济转变 为内向型经济。这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大幅衰退,其主要出口港口香港也因此受累;另一方面则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外需整体的下降,出口型地区和 国家均难以独善其身。而转变为内向型的香港经济风险性无疑会大幅上升,因为在香港的零售业过度依赖于内地游客的现状下,如果游客数量发生大幅波动,那么香 港经济就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笔者不反对香港经济因为部分港人的错误言论受到了影响,但是导致香港可能在未来衰落的原因并不是内地游 客所左右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香港自身。新加坡在2000年后也一度陷入了技术性衰退,但凭借全球引进人才和大幅放宽移民政策,依靠电子等高新产业重新 完成了复苏。而香港却在创新上所做的严重不足,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在大家都习惯了用手机软件炒股的情况下,香港大部分人的股票交易方式甚至还停留在80年代 原始的方式上。受制于只能为本地服务和人口覆盖太少的背景下,香港企业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入缺乏动力,从未有过内地新兴互联网企业大手笔烧钱的举动,这也 使得香港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软件公司,远不能比一河之隔的深圳。

  离开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新企业,香港只能靠过去的金融公司和地产公司 来撑门面。然而香港作为人民币最大离岸中心的地位正在不断被动摇,一方面是人民币距离全球一揽子货币越来越近,另一方面是很多国家都在逐步建立与人民币之 间的货币互换和离岸制度。加上港股越来越不受机构青睐,和港币体量太小存在较大风险的原因,香港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辉煌正在不断被蚕食。

   至于旅游,则是表面上压倒香港的最后稻草罢了。过去内地去香港,主要是去看看发达国家城市的繁华,享受免税的待遇买些商品。但国内城市也发展得不错了, 上海也有了迪士尼,港币汇率优势今年下滑很大,内地有了便捷的海外代购,自贸区还有了直销中心,日韩还一个劲的拉拢中国游客。相比之下,香港的吸引力越来 越小,最后仅仅剩下香港这个名字罢了。

  香港曾经的繁荣会不会成为过去式,要看香港后期怎样决定发展道路。但笔者认为有句话很恰当的说明了香港的现状:离开了内地,香港不会死;有了内地,香港也避免不了衰落。衰落的主因永远是内因,有时一些外因只是衰落开始后引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