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到底中国哪里得罪了美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撰文指出,现在,中国正在发生变化,而这是美国所不喜欢的。中国不但将经济模式从出口转向消费,还开始重新定义国家角色。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中美两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都日益依赖对方,结果缺陷入典型的相互依存陷阱,而且,因为互动规则的改变,双方发生摩擦。

中美相互依存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滞胀。两国都需要经济复兴与增长的新途径,因此,情投意合地走到了一起。中国提供廉价商品,让囊中羞涩的美国消费者收支相抵;美国提供的外部需求,则成为邓小平出口增长战略的基础。

多年来,这种模式演化为更深层次的关系。美国想要增长,但缺少储蓄,因此,日益依赖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来实现收支相抵。中国则将货币盯住美元,囤积巨量美国国债,让美国能够在预算赤字屡创新高时融资。

美国为中国提供了经济稳定和增长之锚。中国让美国安然度过储蓄不足、鲁莽财政政策和家庭收入增长萎靡所带来的危险。然而,经济相互依存就像两人相互依存那样不稳定。一方最终会发生变化,让另一方会因为对方的变化,而感到不知所措和备受鄙视。

现在,中国正在发生变化,而这是美国所不喜欢的。中国不但将经济模式从出口转向消费,还开始重新定义国家角色。中国还开始塑造国际金融格局,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型国家开发银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等机构。

美国的反应让中国深感不安,尤其是所谓“重返亚洲”或“战略再平衡”,潜台词都是遏制中国。美国认识到,有必要增加中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角色。然 而,华盛顿不仅没有这样做,还对中国成立新机构感到不满。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敦促中国把增长模式转向私人消费,但又对这一转变的许多影响感到不安。

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不安反映出,美国无法解决核心经济问题——主要是美国国内储蓄不足。2015年年中,美国净国民储蓄率只占国民收入2.9%,还不 到20世纪最后30年平均储蓄率6.3%的一半。随着中国从储蓄剩余转向吸收储蓄——利用其剩余储蓄为中国人构建安全网,而不是补贴美国人的储蓄——储蓄 不足的美国将发现难以填补空白。

美国货币政策显示双方另一层面相互依存。美联储以国际顾虑——特别是中国增长放缓——为主要理由,推迟今年9月加息计划。这凸显美国维持依旧脆弱的经济复苏时,中国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这是有很好理由的:2013年第四季,美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第一季10.6%增加到13.7%的新高,但在2015年年中又回落到 12.7%。在美国内需依然萎靡的情况下——实际消费在过去7.5年中只增长了1.4%,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出口增长。因此,作为美国第三大出口 市场和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对美联储来说至关重要。美联储在危机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没带来很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这个层面的相互依存是全球性的。过去10年,中国平均每年为世界GDP增长贡献1.6个百分点——比所谓发达经济体贡献总和还多出不止一倍。今年中国 GDP增长率下降到6.8%,即使如此,其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仍将高于发达世界。因此,中国的增长前景,对全世界决策者来说都兹事体大,不足为奇。

习近平9月22日在西雅图演讲时强调,中国和美国需要深化对“相互战略意图”的理解,这是双边关系的关键目标。但他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缺少的正是这 一点。习近平访美议程更多是由不相关议题主导——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和市场准入,而并没有对两国各自和共同面对的战略挑战理解。

就网络犯罪问题进行高层次交换意见的新承诺,双方都表示欢迎,但美国即将对从黑客中获益的中国公司制裁。同样,双方再次强调,有必要签订“高标准”双 边投资条约,但没迹象显示,双方对“负面清单”有什么实际行动。诚然,中国宣布环境政策的重大变化——一个全国性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系统,并于 2017年生效,但如果美国不采取类似行动,中国也难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危险。

陷入相互依存之网的中美关系,充满摩擦和相互指责。从人类行为来看,这个问题的结果往往是痛苦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