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将放缓脚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近几个月来,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不少的政策波动和市场动荡。先是6月份以来的股灾,然后是中国政府出手救市,接着是中国央行8月11日贬值人民币 汇率中间价,并由此引发人民币三天累计贬值超过3%的动荡。此后,市场上弥漫着对货币战争即将到来、中国经济硬着陆、以及美联储推迟加息的猜想和恐慌。

  央行相关人士纷纷表态为人民币汇率护航,认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但市场中有相当大比例的看法认为,人民币下跌幅度可能达到 10%左右。在这种预期之下,不少资金开始逃离中国市场,既包括追求短期回报的“热钱”,也包括本土的各类资金。不久前公安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地下 钱庄的专项行动,与资本外逃的形势不无关系。

  金融市场经历的这些变化,不可能不对中国的金融开放政策产生影响。从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的观察来看,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改革将会放慢脚步。

  中国央行近期贬值人民币的一个公开理由是,人民币汇率需要更加市场化的改革。不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需要与利率市场化相互配合,不然将会存在套 利的空间。有接近央行的专业人士表示,这并不一定代表资本账户将会或者应该同时开放,央行作为宏观审慎的监管者和金融稳定的维护者,可以根据需要加快、推 迟或者停止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因此,不需要担心资本会大量涌入中国。

  其实,上述观点只是含蓄地说了一半,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之下,中国需要担心的不是资本大量涌入中国,而要担心资本大量流出中国。这种情况下,中 国几乎不可能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我们注意到,在经历了近期金融市场的波动之后,不论国内的学术界还是央行,都已经开始接受这样一种看法:资本账户开 放必须以国内健康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微观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国内的金融市场改革更加成熟的时候,中国的资本账户才会逐步放开。

  如果了解中国国内此前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争论,就会明白上述看法意味着何种政策倾向。此前,国内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一直存在着激烈 的争论。在官方机构中,央行一直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推动者,这不仅缘于央行对于市场经济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理念,还因为人民币 国际化也是中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

  不过,反对开放过快的观点一直存在,其代表观点是经济学家余永定林毅夫。 余永定认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存在资产泡沫和流动性过剩等前提下,开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并 不能实现降低汇率风险、保障巨额外储安全的目的。他不仅反对过快开放资本账户,对人民币国际化也相当谨慎。林毅夫表示,资本账户开放包含三个主要领域:一 是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内银行向国外银行借贷或直接到国际市场举债,三是短期以证券投资为主的跨境资本流动。林毅夫认为,只有第一个对中国利大于弊,后面 两个都是弊大于利

  学理争论与政策争论存在着差异,而金融政策调整的逻辑也与学理上的争论完全不同。对国内政策部门而言,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体质相对虚 弱的时候,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引发决策层警觉。对于任何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市场变化或者政策调整,决策机构都有可能做出收缩反应,有时甚至是过度的 反应。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然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人民币也不存在长期贬值的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开放仍然会回到既定的改革轨道上来。但在短期内,金融市场动荡之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将会变得谨慎,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将会放缓甚至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