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地方的经济下行焦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中国经济时报调研组赴H省开展经济形势调研,印象最深的是几场座谈会上的地方官员们经济下行的焦虑。

  去之前,查看当地最近几年的经济运行数据,第一印象是这几年发展很快,一方面让人对其背后原因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又让人对其如何处理产能过剩产生关注。

  采访的最后一站是H省B市,作为一个依托钢铁业兴起的城市,其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前。地方官员们称,他们为了帮助企业应对当下的难关,采取了诸多扶持措施,包括贴息贷款、直接补助、土地划拨等等。

  官员们说,在这些努力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转,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但同时,一些企业受到需求不旺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走出困境。

  与地方政府官员座谈时,他们并不掩饰焦虑。有官员直言,企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地方当然希望大部分企业都能走出困境。

  这就是地方政府的两难,地方要解决劳动力就业、财政收入等问题,容易在有意无意中忽视国内日趋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寄望于本地的产能能够在过剩的格局中脱颖而出。

  不只是B市,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H省的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帮扶企业。另一方面,H省还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调研组在采访中发现,为了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H省适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各种投资项目落地,这里面也夹杂着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

  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是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地方政府热衷于这种见效快,又有保障的拉动。H省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也是东部许多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仍处在工业化中后期的H省,依靠投资拉动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观。

  地方在招商引资上的竞争已经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中央曾明确发文要求,划定地方招商引资的红线。这一举措在实施初期就遇到不适应,地方政府如果严 格按照中央政策执行,将面临企业投诉甚至撤资。后来中央不得不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采取不追究过往的方式,应对新近出现的情况。

  调研组发现,事实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些沟通不到位的情况。为帮助地方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地方政府对于如何用好这些政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想法。。

  应该说,各个地方政府的措施有时缺乏整体意识,需要中央层面协调。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的盲目乐观和过度悲观,都有可能影响中央政策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