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专家表示,我国出口增速短暂回正之后7月份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表明我国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不小。考虑到高基数因素以及稳外贸政策效果的逐步显 现,下半年我国出口或将有所改善,但增速回升幅度有限。下半年稳外贸仍需要政策支持,要推动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落地,推动全国一体化通关,推进跨境电子商 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7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出现双双下滑。海关总署8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 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进口9302亿元,下降8.6%。有专家表示,我国 出口增速短暂回正之后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表明我国出口增长面临的压力不小。考虑到高基数因素以及稳外贸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下半年我国出口或将有所改善, 但增速回升幅度有限,完成全年预定目标面临挑战。
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是外贸明显特征,显示我国外贸增长质量提升。进口增速的下降,则预示着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仍欠强劲。稳外贸还需要政策持续给予支持。出口增速下滑结构持续改善诸多不利因素交织致使7月份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交通银行(6.78 -0.29%,咨询)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认为,高基数是7月份出口增速下降的一个原因,由于去年下半年每个月的出口额都高于2000亿美元,因此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速都将受到基数相对较高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市场的变化。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复苏乏力,各国消费增长较为缓慢,制约了我国出口的增长。从我国主要的出口国别和地区来看,大都出现了增速回落的现象。在发达经济体中,虽然欧盟和日本经济复苏动能保持稳定,但是扩张势头偏弱,美国经济在底部徘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偏弱,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速连续几个月下滑。有专家表示,7月份我国出口下滑也与加工贸易的转移趋势有关。随着我国传统外贸竞争优势的弱化,土地、劳 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我国周边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分流了一些加工贸易的订单。同质化的竞争,促使我国必须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国内去产能压力,也致使加工 贸易进一步下滑。然而,一般贸易好于整体出口增速,明显好于加工贸易,也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继续提高。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 报告认为,未来出口形势可能改善,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每个月出口额都高于2000亿美元,导致出口增速回升幅度有限。
进口降幅扩大显示经济增长动能偏弱我国进口降幅的扩大主要在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从价格方面来看,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甚至部分商品价格跌幅加大。大豆、食用植物油、原油、成品油等商品进口价格跌幅加大。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导致国内油价持续下调。在进口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即便我国进口商品数量有所增加,也难以阻止进口规模的降幅扩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良好的增长面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旧不小。
7月份我国PMI的下滑,显示制造业需求回升缓慢。国内市场需求的回落,制造业面临的去产能压力,使得企业进口原材料以及相关产品意愿难有大的 增长。有专家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虽然主要商品进口数量保持增长,但钢材、金属加工机床、铁矿石等进口数量增速走弱,可能预示经济增长动能依旧疲弱, 稳增长仍需要加力增效。市场预计,今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势或将减弱,降幅或逐步收窄,这将有利于我国进口的改善。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出台的一系 列鼓励进口政策效果将会逐步显现,包括大幅降低部分进口消费品税率等优惠政策,都有助于推动进口数量的增长,进一步抵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不利因素。
然而,由于此前我国进口增速跌幅较大,今年全年进口负增长的格局可能难有改变。需要政策持续发力 虽然7月份我国进出口双双下滑,但是我国外贸增长也存在积极因素。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看来,我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有利局面,包括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实施;大量吸收外资且没有出现资本外逃现象;资金“走出去”会拉动商品输出;和“产能国际合作”等。市场大多认为,后期我国出口增速 或有回升但力度有限。全年完成6%出口增长目标困难不小。因此,需要相关政策继续支持我国外贸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建议,下半年稳外贸仍需要政策支持,要推动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落地,推动全国一体化通关,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外 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业内人士表示,好的政策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为促进外贸增长,还需进一步落实好既有政策,让政策更好地发挥其应 有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