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抓好经济运行
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座谈会上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 关键阶段,国家要加大支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2014年,东北经济下滑,今年一季 度,辽宁经济增速仅为1.9%。从最新的经济运行情况看,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4月份同比下降4.2%,5月份同比下降4.6%,下降幅度还在持续扩大。东 北经济增长放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新难题。
东北经济增速回落同其依赖国有基 础工业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联。这已经是我们在改革前期就已经得到的结论。当年我们提出的大多数振兴措施拿到今天,仅从技术层面上讲,依然适用。这就让我们 不得不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的、规则的、系统的出现某种偏差。就不能用政策失误、路线偏差、认识不足等短 期性、偶然性的因素来加以解释了,而只能从体制本身找原因。纵观全国乃至世界,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几乎都是市场力量强大,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地区。 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政府强势,市场力量薄弱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效果不理想。原因何在?发达地区在多做了一些 动作后,又主动减少了一些动作,这个减少的动作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减少的动作就是政府对市场的具体干预,就是简政放权。
要 实现东北经济振兴,必须打破制度上的路径依赖。在2014年7月召开的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振兴东北,最终要靠东北自 身,要靠创新创业。”怎么创新?按现代创新理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才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如果想挽回颓势,重塑经济,就要真正在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上下 功夫。为破解东北发展难题,李克强总理给出的第一条路径就是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说明时讲到: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在长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 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显然,在东北振兴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把目光放远,把那只闲不住的手缩回来。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积极发现和培育市场,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从放活市场中找办法、找台阶、找出路。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出市场的活力,建立 起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由强输血、强刺激走上自我造血、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