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需多方着力
“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时如此表示。
实际上,这是李克强总理近期第二次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就在此前一周的7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法国图卢兹的中法工商峰会上表示,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
在短短数日内,总理两度提及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并强调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在 A股市场短期大幅波动以及经济半年报即将亮相之际,上述表态对于坚定各方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信心,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回稳向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近日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将集中公布,各方对此颇为关注。从此前公布的数据和经济运行态势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许多指标出现 回升势头。总体看,我国经济处于合理区间。从四大核心指标看,由于工业、用电量等指标趋于好转,因此一般认为GDP增速将维持在7%左右的预期目标。物 价、就业、国际收支等指标也都保持稳定,处于合理区间。同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效应显现,需求状况有所改善,关键指标开始回暖,改革红 利逐渐释放。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回稳基础尚不稳固。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国内“三期叠加”压力较大,各种挑战和风险不容忽视,经济能否保持继续 走好势头还需观察。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要巩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为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就需要凝聚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巩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需要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国际经验已经表明,一个公开透明、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对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融资结构,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在短短数日内两度提及资本市场,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A股市场自6月中旬至前几日,出现了罕见的快速大幅下跌。但更为重要的是,股市的 这种深幅调整,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其不但直接打击市场投资者信心,更将影响产业投资者的预期;其不仅意味着股市财富的大幅缩水,更将挫伤实际消费者的消 费水平和能力,其不仅影响股市机制的正常发挥,更将影响对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要巩固经济趋稳向好的势头,需要一个平稳健康发展的股市,需要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进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当然,要巩固经济向好基础,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方面,要以稳促进,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要灵活施策,针对形势变化精准发力,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适时预调微调。同时,要狠抓政策落实,让政 策叠加效应更好地显现。从具体实践看,积极的财政政策除了减税、增加发债量、提高赤字外,还要有效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盘活躺在账面上“睡大觉”的资 金,助力稳增长调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则要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在保持总量稳定同时,更好地增强优化结构功能。在这样的宏观调控取向下,进一步抓好重大政 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确保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另一方面,巩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还需要着力以推进结构性改革促结构调整,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的难度超 过以往,但改革依然是最大的红利,这一逻辑没有变,改革依然将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引擎,这一基础没有变。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之际,促进经济稳 中向好的源动力,还是改革。既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向纵深,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又要推动结构性改革,改造传统引擎升级,实施创新驱 动,加快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
“中国以前是,今后也依然将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上合组织峰会如此表示。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判断,更是看好中国未来的信心。可以预期,随着经济回稳向好基础的不断巩固,中国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