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李克强狠抓督查直指靶心
7月9日讯 据中新社北京报道:李克强总理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为首要议题,会议确定,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
“(上述措施)等于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牛鼻子’,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指出,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投资下降较大,由此而来的是财政支出的下降及对稳增长带来压力。
今年前5月,中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仅为0.5%,为近年来新低。而1亿元以上新开工大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甚至下降了20%。5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1.4%,创下近14年来歷史新低。
三季度料可顺利“保七”
正因如此,国务院此次会议可谓对症下药、直指靶心。
“目前中国经济稳增长核心很明确,就是稳投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在市场投资依然低迷的情况下,切实可用的途径便是“稳国家投资”,亦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题,通过基建、公共服务、战略产业等投入全面拉动经济企稳回升。
今年以来,围绕稳增长这一经济工作首要任务,中国官方已开出万亿级的“投资菜单”。但上述投资计划在落实中并非百分之百顺畅。
专家分析,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各级财政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意味着有相当规模的“沉睡资金”的存在。
正因如此,本次会议特别强调“对明显不作为、整改不力的要约谈问责”,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取得实效”。
“早就应该常态化,这样稳增长和促改革就有了抓手。”徐洪才预计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可平稳回升。他并预测,三季度GDP或可顺利达到7%的增速,而四季度亦可维持这一势头,“全年达到7%的目标也是有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