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不及预期 未来仍需宽松

汇丰(HSBC)/Markit周三公布了中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为49.4,低于预期的49.6,高于5月终值49.2。该数据连续第四个月低于荣枯线,且就业分项指数创逾六年低位,表明未来仍需进一步宽松政策,扶助经济企稳。
稍早前,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低于预期的50.4;与5月的50.2持平,继续位于临界点上方,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专家表示,市场需求仍偏弱,中国仍将实行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包括进一步削减基准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保证实现年增长7.0%的目标。
Markit新闻稿显示,6月产出指数小幅回升,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重返50上方;但制造业者继续减员,导致就业指数降至46.6,为2009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Markit经济学家Annabel Fiddes称,“有一些好的迹象,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返回扩张区域,表明国内外需求都有好转”,“但仍需要更多刺激举措以确保制造业重拾动能,并创造就业。”
Markit调查显示,6月有12%的受访企业裁减员工,还有多数受访者将减员归因于削减成本方案;减员同时新订单有所增加,导致积压工作指数当月小幅走高,但实际增速可能微弱。
官方PMI方面则显示企业发展动力仍然不足。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官方PMI时认为,企业发展动力仍显不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依然偏弱,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并没有得到缓解。
申万宏源债券团队跟踪行业高频数据发现,6月以来钢铁、水泥价格持续偏弱,开工率下降,工业品需求有限,价格受到制约,生产商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间,中国仍将实行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包括进一步削减基准利率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保证实现年增长7.0%的目标。
平安证券则表示,经济回暖高度依赖稳增长,在房地产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制造业产能化解仍需时日、外需依然较弱的背景下,稳增长压力将持续存在。
而继年内两度降息及两次降准后,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力,央行上周末宣布将同时降息和定向降准,为六年半来首现。
PMI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扩张,低于50则说明较前月萎缩。一般而言,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而汇丰和Markit联合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则集中于小企业。
从8月起,财新传媒(微博)集团将取代汇丰银行获得Markit编制的中国PMI冠名权,财新中国PMI统计办法不变。此前汇丰和Markit双双对路透表示,汇丰将不再与Markit合作发布中国PMI,从而结束了五年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