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重庆建筑市场遭外来企业瓜分 本土企业谋突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重庆建筑市场遭外来企业瓜分 本土企业谋突围

    慧聪涂料网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庆建筑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势头。在今天(417日)举行的重庆建筑业大会上,重庆市城乡建委发布了2013年全市建筑业发展报告。记者注意到,去年本地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总额的45.5%,这也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建设投资额由外地企业完成。外地建筑企业为何青睐重庆市场、其优势何在?本土企业又该如何发力?

 

    外来企业包揽逾半数施工量

 

    在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地背后,你知道有多少是本地企业在负责吗?根据重庆市2013年建筑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外地施工企业在重庆工程建设招投标交易中心通过招投标中标的项目有510个,占施工类房屋与市政工程项目交易总数的30.74%,中标金额432.44亿元,占施工类房屋与市政工程交易金额的40.85%

 

    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是:2013年重庆本地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3709.66亿元,占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总额的45.5%,占有额同比降低1.65%。这也意味着,全市有一半以上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由外地企业完成。

 

    以机场建设为例,全年25个机场建设项目中,15个项目为外地企业中标承建,占比60%,中标金额33.95亿元,占比57.45%

 

    对此,重庆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谈到,市内的轨道交通、大型桥梁、铁路等高端领域工程仍被大量外地企业占据,本地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重庆许多标志性大型建筑都是由外来企业独挑大梁完成的,比如重庆大剧院,设计方是德国的,施工方是湖南的。”

 

    渝企整体势弱,特级资质外来104家本地仅2

 

    为何重庆本土建筑企业不能在脚下开花?一组报告中的数据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重庆建筑企业总数虽大,但企业资质等级不高,特级企业仅有2家,一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占比5%,二级资质企业占比16.6%,三级资质企业及劳务企业占比78.4%

 

    与之相比,2013年共有1292家外地建筑企业入渝,占全市本地建筑企业总数的16.4%。值得注意的是,在入渝的施工企业中,特级104家、一级799家,分别占入渝施工企业总数的8.9%68.3%;入渝的监理企业、造价咨询企业和招标代理机构均为甲级资质。

 

    “企业资质等级不高、技术装备水平不强、生产规模不大,对一些大型项目不能参与竞争,无疑制约了重庆建筑业的更快发展。”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建筑市场蛋糕被市外竞争力强的企业瓜分,势必影响本市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

 

    外来企业为何热衷重庆市场?

 

    对于重庆建筑业市场,外来企业似乎都抢着想分一杯羹,究竟是何原因?

 

    重庆市社科院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专家许玉明表示,重庆城市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在全国来说都是处在前列的。“比如重庆两江新区大开发,这么大一个主体市场,必然会吸引更多外来建筑企业前来竞争。”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建筑行业,重庆没有排斥政策。”许玉明告诉记者,重庆在建筑上把质量和品质放在首要位置,不像其他一些城市有地方保护主义。因此,在本地建筑企业整体水平较弱的情况下,外地优质企业往往会赢得更多的机会。

 

    如何解决?着力培育优势企业

 

    面对“外来和尚”的强大攻势,重庆本土企业也在筹谋突出重围。据悉,2013年,重庆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外省市场,市外工程数目量逐年增加,全年在市外完成产值1022.22亿元,同比增长22.7%,产值占比逐步提高。

 

    与此同时,去年全市共有800家建筑企业总产值过亿元,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79.2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07家和772亿元。“这表明企业规模在扩大,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市城乡建委有关人士说。

 

    “本土建筑企业应加强自身建筑队伍的培养,尽可能的走出去。”许玉明说。

 

    市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培育优势企业,积极扶持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的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出新的特级资质企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管理先进、技术含量高、资产规模大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此外,还将支持渝东北、渝东南企业走“专、精、特”的发展路线,帮助企业形成以专业技术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继续扩大向外地的输出规模,拓展市外市场。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