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未来北京将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按照融合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集约化发展、品牌化发展、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升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文化交流展示中心。为实现首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在首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高级人才研修班上,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创新投融资手段、制播分离促进文化市场繁荣被提及次数最多。

 

  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

 

  抱团做大市场蛋糕

 

  市场是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一个高频词,《决定》中提到,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决定》还指出,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关于文化领域的“整合”、“重组”等一时成为热词。

 

  “我认为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综合工程,未来文化企业要得到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资源整合,靠单一群体在文化产业里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洲际联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建国如是说。

 

  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北京京都文化投资管理中心董事长王长利表示,文化综合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需要加快产业融合,发达国家有很多传媒集团,其业务涉及文化领域各个方面,他们走的就是资源整合的道路。

 

  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也同样值得关注。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俊海就非常看好跨行业的整合,“我们的商品愿意更多地赋予文化和艺术附加价值,更好地让用户在使用中能够和文化进行接触,从而实现高端艺术文化有效地走向普通大众”。

 

  整合也包括文化资源的区域整合。周茂非表示,基于多元化发展现状,市文资办因势利导,通过功能区规划来充分整合资源,推动包容发展。比如传统文化传承和新兴文化发展方面,整合了东西城皇城文化和老北京平民文化,规划建设天坛-天桥核心演艺文化功能区。中关村则充分整合了中央院所和地方资源,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先行先试。从业态角度看,整合规划的20个文创功能区实现了业态全覆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布局体系。

 

  政企银三方合力

 

  投融资手段创新释放市场活力

 

  相对于经济领域中其他较为成熟的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仍较弱。北京银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章志勇表示,文化企业存在规模企业少、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有限、市场缺乏相应评估体系等明显的群体特征,这就决定了其缺乏吸引金融机构介入的足够动力。其次,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回报周期长、轻资产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融资能力天生不足,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支持也面临困难。最后,投融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渠道不足。

 

  对于急需融资的文化企业而言,章志勇建议企业要提升管理水平,要认识到管理自己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地申请贷款,要越来越明白企业规范治理、项目规范运作的意义,企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将越来越广阔。

 

  章志勇表示,银行也在积极拓展为文化企业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例如,文化金融已从单一信贷产品拓展到多元化服务。以北京银行为例,在提供结算、理财、现金管理、私人银行等新老金融服务的同时,一是借助文创产业园区管理功能,创新集群批量融资模式;二是引入创投机构,开展“创投+孵化”的投资服务模式;三是积极发展与担保、保险等增信第三方合作,推出集合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渠道融资手段。

 

  此外,银行还要推动建立完善文创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完善文创企业股权债权引导基金。推动加大文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进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文化企业以及学界多一些同心协力,少一些急功近利,共同脚踏实地地寻求文化金融工作的不断创新与突破。” 章志勇表示。

 

  在政府层面,市文资办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签署了协议,共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与进出口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12家银行签署金融创新合作协议,12家银行每年为北京市留出总计1200亿元的额度支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资办还将发起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注资建立文化产业专业担保公司、注资50亿元成立文投集团、成立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建立担保基金,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2012年北京共完成文化产业投资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7%;银行发放文化产业贷款增长28.5%。

 

  企业家们还建议可以发展以项目为单位的投资产品。北京万豪天际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雷举例,“像文资办这样的机构,可以组织企业做一个基于项目担保的投融资模式,各个企业可以组成一个基础的资金,由文资办配套一个等比例的资金,再由北京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放大3倍,形成项目投融资基金,用于投资优秀的项目。”

 

  北京安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津举也建议政府在资金的支持上可以以项目为焦点,因为企业发展依靠的是好项目,如果没有好项目,企业即便是被扶持起来了也没有生命力。

 

  制播分离提出

 

  政策明朗企业迎来重大利好

 

  此次《决定》明确将制播分离写进条例中,让许多企业家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利好。《决定》写到,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

 

  对此,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晓蒙表示,制播分离能够正式提出来,对于制作公司来讲是非常大的利好鼓舞,过去在电视台给制作公司分配节目的时候,总会有一点心理上的障碍,觉得为什么这些节目要拿到社会上制作,而不是本台制作。在国外实行制播分离不是说要强迫电视台把节目给别人做,而是强调社会多元的声音能够发出来,如果只是电视台制作节目,有可能只是一种声音,制播分离下各个社会主体都有机会发声,这对中国未来的道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总裁陈建平则是以自己为例,讲述了制播分离的意义。“我们从很早就开始参与《星光大道》的制作,一期节目的制作费是19万元,这个节目一直是我们在给补贴和做广告经营,实际上我们现在是贴钱在经营《星光大道》,这个节目能够走近十年,是我们民营企业一直在默默付出,但最后它并不是我们的品牌”,陈建平表示,制播分离对民营制作公司来说意义深刻。

 

  高书生也认为制播分离的提出是一大突破。“电台、电视台一直说制播分离,但是没做下去,所以和电视台有关系的文化企业还是感觉渠道不畅,为什么?还是我们的政策不坚定。2010年要求电视剧、节目制作由企业承担,现在排在前几位的电视台开始自己做电视剧了,又倒退回去了。电视台自己做电视剧对影视公司来说是非常大的牵制,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的分开是有深远意义的。将来电视台只能制作新闻类的节目,非新闻类的交给市场去做。”高书生如是说。


来源: 北京商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