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行业影响甚微,但部分自主品牌发展压
观点简述: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于客观存在的公务用车需求实行社会化供给,并发放适度交通补贴。国内公车改革由来已久,其中一般公务用车占公务车总量的比例很高,此次改革力度大,预计付诸实践后公务车市场将大幅缩减。
由于公务车市场绝对规模小,且分散于国内不同汽车品牌,短期内对乘用车行业整体竞争和需求格局影响甚微;长期来看,公务用车需求客观存在,社会供应可能加大汽车租赁业对汽车的需求,也利于释放公务员私人购车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公务车导致交通拥堵不可盲目采信,但公务车社会化供给有助于提高道路和车辆使用效率,若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国内乘用车市场长期发展而言反而会产生积极正面影响。
但对国内部分自主品牌而言,其计划通过“公务车”采购缓解品牌高端化瓶颈的策略实施受阻,尤其是近年投资和扩张激进并较高依赖公务车采购市场的广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前期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能否带来回报,取决于其在私人汽车市场的产品规划及运营,需持续关注自主品牌发展对相关车企信用品质的影响。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章针对公务车做出详细规定和限制,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于客观存在的公务用车需求,《条例》要求实行社会化供给,并发放适度交通补贴;对于各党政机关已经拥有的公务车则将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一般公务用车占公务车总量比例很高,预计改革能付诸实践,公务车采购将大幅缩减
公车改革由来已久,此次改革对象为一般公务车,虽只是公务车三类(领导干部专用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三类)之一,但从其配备对象和用途来看,一般公务用车占公务车总量的比例很高,是公务车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若能得到全面实施,将对公务车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从公开信息获知,《条例》出台前,多个地方党政机关已先行试点,由于发放交通补贴,加之汽车价格下降,汽车普及率提升及汽车租赁业发展,汽车社会供给的可得性很强,公车取消具有可操作性,加之本届政府改革决心很大,因此中债资信预计取消公务车能够较好的付诸实践,未来国内公务车采购将大幅缩减。
公务车市场绝对规模小,且分散于国内不同汽车品牌,短期内对乘用车行业整体竞争和需求格局影响甚微,长期来看反而有利于释放私人市场需求
虽然对于公务车市场的绝对规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根据公开信息估算,2010年我国公务车保有量约200万辆,假设近两年每年10%的增长率,到2012年底大约有不到250万辆。若只考虑更新量,按照6~10年的更新率(规定领导干部专用车6年使用年限,一般公务车10年使用年限),更新需求大约30~40万辆,对于国内乘用车市场已经1500万辆每年的销量规模而言,该市场绝对容量小,同时全国各地区党政机关对公务车的采购品牌多元化程度较高,采购取消的效应不会在某个车企、某个区域集中释放,取消公务车对乘用行业竞争和需求格局影响甚微。
长期来看,公务用车需求客观存在,社会供应可能加大汽车租赁业对汽车的需求,并促进公务员私人购车;另一方面,关于公务车造成交通拥堵的言论虽不可盲目采信,但公务车的车辆运载效率不敌汽车租赁、公共交通具有一定依据,取消公务车或能够提高道路运营效率。在当前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低,而城市道路拥挤成为制约乘用车普及率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之一,若取消公务车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对国内乘用车市场长期发展而言反而会产生正面影响。
自主品牌车企计划通过“公务车”采购缓解品牌高端化瓶颈的策略实施受阻,前期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能否带来回报,取决于其在私人汽车市场的产品规划及运营,需持续关注自主品牌发展对相关车企信用品质的影响
近年,国家先后出台多项公车改革政策,鼓励提高“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中比例的,新一届政府通过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及国内多个省、市、区召开常委会出台执行“八项规定”的细则,都明确要求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化的政策倾向很强。虽然公务车采购市场的绝对规模较小,但对车企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被采购汽车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拉动私人市场销售,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便受益与此。中债资信于2013年2月发布的特别评论指出 ,若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虽对短期销量提升有限,但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改善自主品牌在品牌形象方面的短板。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对公务车市场充满期待,尤其是拥有国有背景的大型汽车集团,由于它们自主品牌普遍起步晚,面临国内汽车市场合资品牌、传统自主品牌 (主要指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的激烈竞争,多家汽车集团自主品牌摒弃传统自主品牌从入门级低端车起步然后产品线向上延伸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便以中高级车起步,但始终难以取得市场认可,遭遇品牌高端化瓶颈。参考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路径,各汽车集团均对通过“公务车”采购提升品牌形象寄予厚望,基本都从排量和价格两个层面为政府2011年调整后的“双18”采购标准量身定制了车型(见表3)。
而取消公务车采购让上述汽车集团通过“公务车”采购缓解品牌高端化瓶颈的策略实施受阻,部分自主品牌发展压力将增大。短期内看,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等自主品牌发展稳健谨慎,产品线已覆盖入门级、中低端轿车领域,影响可能较小;对于北汽集团、广汽集团而言,进入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比其它汽车集团更晚,但近年扩张和投资十分激进,车型种类不多却较集中于中高端领域,轿车直指公务车市场,其中广汽集团传祺轿车GA5对公务车市场有很高的依赖度;北汽集团的绅宝从配置到价位几乎为公务车量身订造,上市不久,销量几乎都来自于政府采购。因而,取消公务车将对这几个汽车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带来不小挑战,前期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能否带来回报,取决于相关企业在私人汽车市场的产品规划及运营。未来,自主品牌希望通过“公务车”采购捷径提升品牌形象,从而拉动私人市场销售难以实施,企业只有潜心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逐渐赢得消费者认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最终实现,需重点关注各集团自主品牌发展对大集团企业信用品质的持续影响。
来源:中债资信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