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财政压力 钱须花在刀刃上
财政收入大幅放缓,财政支出增速却迅速攀升,8月我国财政收支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明显的“两极化”,财政压力凸显。
结论来自于财政部近日所发布的两组数据: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7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6.2%,同口径仅增长3.5%;全国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1284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5.9%,同口径增长24.2%。这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码所带来的直观反应。
一个是低于5%的个位数,一个是高达24%的两位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幅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不过令人宽慰的是,这些数据只表明上月财政收入 和财政支出增速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并不代表着我国财政收支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就前8月累计数据来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521亿元,与同期支出基 本持平。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种态势持续加大,财政收支的缺口或将拉大。展望未来,形势不容乐观。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货币政策接连发力却收 效甚微,为刺激经济和拉动投资,国家再三推出新政为企业减负,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增加的希望渺茫。为扭转经济下行势头,我国宏观调控将更加依赖财政政策,积 极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财政支出力度和执行进度将更加积极和迅速。
财政压力加大,如何缓解成为眼下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按照以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增收,开辟税收渠道。财政部已经发声,要求各级税收征管部门要坚持依法征管,堵漏增收。但总体来看,由于目前我国税务系统已经 比较健全,尤其在严禁收取过头税、“空转”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下,经济整体大环境不佳、规模企业效益普遍不乐观的背景下,财政收入提速乏力。
当下可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发力,就是在现有资金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盘活这些资金。首先就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直强调的盘活存量,盘活那些 沉淀、沉睡的财政资金以及整合那些分散资金,挖掘潜力,发挥它们的效能;其次就是改变资金的利用方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比如把对新兴行业和高新科技企 业的补贴改为更加市场化的形式进行投入,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国经济形势已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与此同时,需要改革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模式,还有我国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在财政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只有盘活存量、提高现有资金的利用效率,并把有效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才能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效能,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