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有限 供应趋向过剩,铜价将向下突破
近期,铜市供应将逐渐转向过剩已成为市场的共识,给铜价带来长期的上行压力。下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特别是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及美国QE政策延后退出给铜价带来支撑,多空因素交织下,近三个月来铜价维持窄幅区间震荡,大部分时间伦铜于7100美元~7350美元/吨,沪铜指数于51200元~53000元/吨区间运行。
强势美元压制铜价
考虑到财政危机可能会损及经济复苏,美联储在9月出乎市场预料维持量化宽松规模,随着财政僵局的持续,市场预期QE政策将在更长时间内得以保持,这给铜价带来较强的支撑。10月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好于预期,且美国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强劲,第三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取得2.8%的增幅,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56.4,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0.4万人,远高于市场预期,且前两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上修了6万个,显示美国政府停摆并未给经济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使得美联储可能提前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措施的预期再度升温,美元强劲上涨。
另一方面,10月欧元区失业率重回12.2%的历史高点,同比通胀率降低到0.7%的低位,为遏制通缩风险及提振经济,欧洲央行在11月7日政策会议上宣布再降息25个基点至0.25%的历史超低水平,亦助涨美元。在大幅上涨后,美元短期虽有回调整固的压力,但总体上阶段性强势已确立,对铜价形成压制。
房地产调控加码不利铜消费回升
中国经济自今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第三季度GDP强力回升至7.8%,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超预期回升;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比1~9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固定投资总体比较平稳;10月出口同比增速反弹至5.6%,大大高于9月下降0.3%的水平,进口则环比增长0.2个百分点至7.6%,显示内外需均有所回暖,经济总体向好为铜价提供相对利多的环境。
10月CPI同比增长3.2%,涨幅创下去年4月以来最高,PPI同比下降1.5%,且连续第20个月下降,说明当前需求回升相对温和,而CPI继续上行显示目前国内物价上行压力较大,加上前期房价上涨,我国货币政策将保持稳中偏紧。从10月末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央行仅实施小规模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可看出其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信号,年内剩余两个月资金面将越发紧张,资金成本的上升也使得铜产业的相关生产活动减少。
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2%,增速比1~9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各分项数据均有所回落,但未有明显放缓。而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京沪开始加码楼市调控。在上海公布“沪七条”后,北京也出新规,使得作为铜下游主要消费领域之一的房地产面临投资放缓压力,而最大的负面影响将来自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的降低,进而拖累铜价。
下游消费无亮点
除房地产增速开始放缓外,占据铜总消费量近45%的电力行业亦面临同样的问题。电网同比投资增速自9月开始下滑,9月电网投资下降15%至310亿元。汽车行业将维持相对高的增速,空调行业将自前期的高增长率回落。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后,气温下降开始影响施工进度,进而放缓对铜的需求。虽11月后资金面有所改善,价格下跌激发部分逢低买盘,现货成交转为升水,但市场货源供应充足,未出现紧张迹象。在对后市不是特别看好的情况下,用料企业大多维持按需采购,现货消费对铜价的支撑减弱,无力推动价格上行。另一方面,逢低买盘的出现显示国内需求使得铜价相对抗跌,下跌的节奏将不那么顺畅。
库存转移加大国内供应压力
我国10月铜进口量为40.67万吨,自9月触及的18个月高位回落,同比增长26.4%,环比下降11.2%,主要因内外比价走低及“十一”长假削减发货量,不过10月依然是继今年7月和9月之后进口量最大的一个月(因流动性偏紧继续激发融资铜的进口)。与近期中国强劲的进口需求相对应的是伦铜库存的持续下降,截至11月8日,伦铜库存已经连续第10周下降至46.57万吨,注销仓单占库存比高达61.24%。与此同时,沪铜库存为17.79万吨,上升至6月底的水平,保税区仓库亦触底回升,显示在下游消费未有明显提速的情况下,进口铜无法完全被市场所消化,部分转化为国内的库存,加大国内供应的压力。
最近随着铜价的下跌,逢低买盘提振铜价,内外比值小幅走高,进口亏损幅度有所缩小,更有助于企业的进口。总体上,年内剩余时间国内资金面越发紧张,融资需求将使得铜进口维持在相对高位,库存转移现象持续,但无益于总体库存的减少。花旗银行表示,截至11月1日,全球金属交易所仓库铜库存增加0.1%至678339吨,为9月以来首次增加。
全球供应趋向过剩
今明两年大型新矿及扩产后的现有矿场相继投产,铜精矿供应趋向宽松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在当前铜加工费的水平上,冶炼企业利润较可观,开足马力生产,9月我国精炼铜产量创下62万吨的历史新高,1~9月精炼铜产量累计高达494万吨,同比增加12.93%。2014年TC/RC在目前的基础上仍将继续上升,冶炼厂的开工率将维持高位,精铜供应增速将高于需求增速,过剩压力加大。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统计,今年1~8月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19.5万吨,同期,全球矿山铜产出为1174万吨,较2012年同期增加6.6%,精炼铜产出增加5.1%至1398万吨。而1~8月全球铜消费量为1380万吨,较2012年同期仅增加3.0%。
技术上,铜价屡次冲高未果,重心不断下移,目前价格再次运行至震荡区间下沿,而短期均线走平后开始拐头向下,弱势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沪伦两市持仓均处于低位,难以支持价格向上突破,加上宏观利好开始减弱,消费转向淡季,铜向下突破的可能性较大,建议逢高抛空,关注50000元/吨平台的强支撑。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