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中国大妈疯狂抢金300吨 只是空穴来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媒体将黄金首饰消费与投资混为一谈,本身是在制造话题吸引眼球。毕竟消费者抢购黄金,很大程度上只是捡便宜的心理,是一次性的消费,而并非连续的交易。本质上不会对黄金价格造成什么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13日发布的《2013年4月份消费品市场情况》,按照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口径,2013年1-4月份金银珠宝消费总额1065亿元;在黄金价格暴跌的4月份,消费额为303亿元,同比增长72.2%。

即使假设该303亿元珠宝消费全部为黄金消费,且都假设为交易所交割标准黄金,以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T+D黄金期价当月最低价格262.5元/克计算,也只有区区115.43吨,远远低于此前社会上盛传的“300吨”的数据。

 

回顾由4月12日纽约黄金期货市场一宗巨大抛盘引发的价格震荡,之所以能够以蝴蝶效应的速度迅速波及到中国普通实物黄金消费者,一方面是实物黄金价格跟随大跌,一方面亦是“抢金潮”传言所引起的“羊群效应”。

4月23日,《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率先在微博上声称,从4月12日到4月22日十天之内,“中国内地的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

第二天,宋再次在微博上表示“国内黄金珠宝行业的黄金库存已基本见底,仅补齐正常铺货量就需要600吨黄金!这说明4·12以来国内黄金总销售规模不是粗估的300吨,而是更多。”

但最终的实际数据证实,中国内地投资者扫货黄金300吨甚至更多的传言,只是空穴来风。

由于单位价值较高且运输费用较低,黄金已经成为了热钱进入中国的理想套利工具,其结果是同一批黄金反复在保税区和香港之间流转,造成虚高的进出口数字。因此使用该数据作为消费的佐证并不严谨。

来源:前瞻网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