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注册码管理 登录

文章介绍News Introduction

行业新闻 更新快报 公告提示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FAQ 社区之星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公司新闻

紧抓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风险与财经聚焦

 201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后,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十分积极而重大的发展势头,那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延续依靠内需拉动的良好态势。具体来看,上半年三大需求中的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是45.2%,拉动GDP上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是53.9%,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0.9%,拉动GDP上涨0.1个百分点。应该说,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在促进逐步形成内需拉动的新增长方式中功不可没。另一个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8.3%,高于工业7.6%的增速。这些不仅预示着中国经济结构有效优化提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崭新的质的飞跃。

  为此,重温一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享誉全球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将对我们更好地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跨上新的台阶大有裨益。罗斯托在其1960年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一国经济发展分为5个阶段。在其1971年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中增加了第6阶段。这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对第5个阶段即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罗斯托是这样阐述的:这个阶段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对照我们当前的实际,应该说上述理论极富预见性与指导性。很显然,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迈向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进程中。

    中国服务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正在迎来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时机,不仅从一般规律的角度得到印证,而且在数据曲线的轨迹上得到反映。正如中国古老智慧所总结的,任何一项事物的成败得失均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方面一样,应当说我国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这样一个最佳时期。

  中国服务业得天时,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间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上。早期工业化充分完成,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也接近尾声,这就表明,在充分打造乃至独领“世界工厂”的基础上,相对完备的工业化基础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技术优势和消费能力,中国目前正步入服务业超过制造业的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的阶段与周期。

  中国服务业得地利,主要表现在我国拥有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所决定的广大市场这一战略性资源上。一方面,我们正在逐步调整过去“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庞大的国内市场日益得到我们的极度重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正在逐步释放。

  中国服务业得人和,主要表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上。无论是人们的现实消费能力还是人们的预期消费愿望,无论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还是居民消费产品的丰富,都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上升,对服务业产业规模和结构层次的大发展大提高提出要求,这就为服务业发展壮大带来了强劲的拉动力。

  开足马力促中国服务业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从二三一优化为三二一等等,我们已经强调了很多次,但事实成效与理想状态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说穿了,是和我们现在反复讲的推进内生增长、扩大居民消费和重视国内市场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持续扩大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市场需求动力,即人们呼唤更多更好的服务业兴起。形象地说,如果将服务业比作一辆车,那么消费扩大意味其发展壮大的燃料已经满满当当。当然,还得有专业人士来驾驶前进,还要有技术进步来保驾护航,最后还得有明确目标来引领方向。

  专业人才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而且,这也是我们国家服务业发展至今起色不大的一个瓶颈。相信大家只要关注社会新闻就会有这样的同感,一旦社会上某一新兴服务业兴起,总是会首先暴露出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已有的少量专业人士就会立刻成为“香饽饽”。这种现象在很多新兴服务业里都出现过,比如当年的保险(行情 专区)精算师、公共营养师、理财规划师,甚至当下的高级技工、高级保姆、高级管家等。为什么总是在强劲需求出现后我们才想到赶紧去培养、去培训呢?不能不让人深思。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急功近利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迟钝和短视。而给服务业造成的弊害就是我们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老是慢人一拍,老是被动跟随,最终的结果就是难以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的翘楚,更难以成为全球同业的领头羊。

  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还把服务业理解为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提供相应服务的行业,那真是过时太多了。现在的服务业不仅大大超出了传统范畴,而且技术含量及其要求丝毫不亚于高新技术制造业,即便是前述传统服务行业也在通过提升技术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否则不是淘汰出局就是勉强惨淡经营。而目前的事实是,我们对制造业的技术及其创新重视有加,而对服务业的技术及其创新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果说前者是硬技术的话,那么后者就是软技术,比如组织架构重组、销售渠道管理、品牌声誉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等,有时候软技术的打造比硬技术更为关键。

  服务业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很重要的。服务业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不是一概或简单地否定虚拟经济,而是要杜绝虚而无实的过度虚拟经济,后者也可以更准确、更便于理解地称之为投机经济。这就意味着,服务业发展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空手套白狼式”发展,最终只会成为泡沫经济。

  (于新东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牛少凤为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国际商报

更多审计风险事件内容请关注鼎信诺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软件……